2025.11.02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全球AI动态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化趋势。一方面,底层基础设施和硬件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飙突进:英伟达接连发布了用于构建GW级AI工厂的蓝图Omniverse DSX,以及算力高达5581 TFLOPS的Blackwell架构机器人处理器IGX Thor,为AI的规模化应用铺设物理基石。另一方面,AI技术在社会层面的应用与影响日益复杂,从AI生成虚假外卖门面引发的信任危机,到其在新闻撰写中的隐性参与,再到“认知卸载”可能带来的“脑腐”风险,技术普及的阵痛与挑战正密集显现。同时,中国开源大模型的崛起正悄然改变硅谷的开发生态,凸显了全球AI格局的动态演变。
英伟达发布 Omniverse DSX 蓝图:数字孪生助力 GW 级 AI 工厂
英伟达正式推出 Omniverse DSX,这是一个为设计、建造和运营GW(吉瓦)级别AI工厂而设的开放式蓝图。该方案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支持从100MW到数GW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合作伙伴可在此蓝图下进行建筑设计,并根据功耗限制优化计算密度与布局,以实现Token吞吐量的最大化。物理工厂建成后,其数字孪生将作为操作系统,用于实时监控、检查和持续优化运营流程,标志着AI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超大规模的精细化管理时代。
英伟达推出 Blackwell 世代机器人处理器 IGX Thor,AI 算力 5581 TFLOPS
英伟达发布了基于Blackwell GPU架构的新一代机器人处理器 IGX Thor。该处理器旨在将实时物理AI能力引入工业制造和医疗等边缘计算场景。IGX Thor以紧凑的桌面模组形态,提供了高达 5581 TFLOPS(FP4稀疏) 的惊人AI算力,并支持400 GbE高速连接。相较于上一代IGX Orin,其AI性能最多可提升8倍。英伟达承诺提供10年产品生命周期支持,目前已有日立、Joby Aviation等多家行业领导者采用该平台构建其先进的AI解决方案。
硅谷今夜学中文!Cursor 被曝「套壳」国产,AI 顶级人才全是华人
一则行业观察揭示了中国开源AI模型的崛起正深刻影响硅谷。由于MiniMax、DeepSeek、Qwen、GLM等国产大模型在性能和成本上展现出强大竞争力,许多海外开发者和公司开始转向使用这些模型。例如,AI编程工具Cursor的新模型被发现与中文有关联,而Windsurf则承认基于智谱AI的GLM-4.6进行微调。这一趋势反映出全球AI技术生态的变化,国产开源模型正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成为全球开发者的重要选项,迫使硅谷工程师们开始研究中文文档以优化其产品。
研究称全美近一成报纸文章有 AI 参与撰写,且通常未向读者说明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约**9%**的新发表报纸文章至少有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对读者进行明确告知。数据显示,AI在本地报纸中的使用比在全国性媒体中更为普遍,尤其是在气象、科技等数据密集型版块。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纽约时报》等顶级媒体,其评论版面的AI参与率也从2022年的0.1%激增至2025年的3.4%。这种“隐性”使用引发了关于新闻透明度和伦理的担忧。
断网后才发现脑子空空?132 页论文实证:「脑腐」或成 AI 头号内伤
一篇长达132页的论文深入探讨了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的“认知卸载”问题,即俗称的**“脑腐”**。研究指出,当人们习惯性地将思考任务外包给AI时,大脑的智力参与度会显著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同质化、观点多样性减少甚至认知极化。研究者警告,AI可能利用人类的认知偏见进行大规模认知利用。论文呼吁通过教育、提升技术透明度和加强治理来应对这一挑战,强调人类大脑的原创性思考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马斯克畅想未来手机:只负责显示影音、不会内置系统或应用的“AI 超级终端”
埃隆·马斯克提出了对未来手机的颠覆性构想,认为它将演变为一个纯粹的**“AI超级终端”**。在这种设想中,手机将不再拥有传统的操作系统或独立应用程序,其核心功能是作为AI推理的边缘节点,仅负责显示AI生成的内容和播放音频。用户在屏幕上看到的一切都将由AI实时生成,人机交互将通过数字化身进行,这预示着一个由AI主导内容生成与感官体验的全新移动计算范式。
新型人工肌肉问世:由 AI 驱动“学习”人类动作,既自然又灵敏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由AI驱动的新型人工肌肉。该人工肌肉采用仿生分层结构纤维材料,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学习”并实时自适应人体动作。它不仅能被动执行指令,还能在实践中自我纠正,从而产生更平滑、自然的动作。这项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潜力巨大,能为中风或截肢患者提供更安全、灵敏的康复支持,帮助他们重建运动能力与信心。
从 xAI 出走的顶尖研究员泽利克曼启动创业项目,目标让 AI 模型“有情商”
前xAI顶尖研究员埃里克・泽利克曼在离开后创办了新公司Humans &,并计划为其筹集10亿美元,目标估值40亿美元。泽利克曼认为,当前的主流语言模型普遍“冷漠且机械”,缺乏共情能力。他的新公司致力于打造能够从用户互动中学习并产生共情的AI模型,即赋予AI“情商”。他相信,通过构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模型,AI将能更好地解决癌症攻克等宏大挑战。
据央视报道,外卖平台上部分商家正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店铺门面照片,以吸引消费者。这些由AI生成的图片通常展示出装修精美、顾客盈门的景象,但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些店铺的实际环境可能非常简陋,甚至只是一个“后厨”,并无堂食。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暴露出平台在商户资质审核和信息真实性监管方面的漏洞。
亚马逊万人大裁员细节曝光,有员工清早起床就收到“失业通知”短信
亚马逊近期约14000人的大规模裁员细节被曝光,其沟通方式引发关注。部分员工在清晨收到了通知其岗位被裁撤的短信,短信内容指示他们在前往办公室前先检查邮件。亚马逊称此次裁员是为精简运营和“加快创新”,并表示此举部分受到了AI快速发展的影响。被裁员工将获得90天的全薪和福利,以及相应的遣散费。
2025年10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交付数据陆续公布。其中,鸿蒙智行表现抢眼,10月交付新车68216台,创下单月交付历史新高,并成为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的新势力品牌。与此同时,比亚迪销量再创新高,10月销售汽车441706辆。此外,市场消息称小米汽车的交付周期再次缩短,显示出其产能爬坡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前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的新企业Thinking Machines Lab推出了名为Tinker的API产品。该产品旨在解决AI研究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在基础设施管理和系统调试上的痛点。Tinker通过API接管了GPU集群管理等繁重工作,使研究人员可以更专注于模型微调、强化学习等核心研究任务,从而“让研究回归研究本身”,极大地提升了研发效率和体验。
今天的消息很有意思,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泥里。
天上的,是英伟达这种“军火商”,还在疯狂地堆砌算力、规划下一代AI工厂。从IGX Thor到Omniverse DSX,逻辑很清晰:不管上层应用怎么变,卖铲子和修路的总不会错。这是典型的基础设施先行,也是最硬的护城河。马斯克对手机的构想也是同个路数,把终端简化为纯粹的IO设备,把价值和控制权全部收到云端的AI手里,这是对现有生态的釜底抽薪。
泥里的,是AI落地后的一地鸡毛。AI生成假门头骗外卖、AI写新闻稿不署名、亚马逊拿AI当理由裁员发短信通知… 技术的光环褪去后,露出的全是商业逐利和管理的粗糙。那个“脑腐”的研究更是直击要害,我们把思考外包出去,换来的到底是效率提升还是能力退化?这是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最值得玩味的是“硅谷学中文”这个现象。这背后不是文化崇拜,是纯粹的工程和成本考量。当国产开源模型在性价比上做到极致,工程师们用脚投票是必然的。这说明在应用层面,技术壁垒正在被快速拉平,竞争的核心已经从“能不能做”转向了“谁做得更便宜、更好用”。
所以,真正的挑战已经浮现:硬件的摩尔定律还在继续,但社会的“接受定律”和“治理定律”却严重滞后。技术跑得太快,伦理、规范和人的适应能力都没跟上。未来几年的核心矛盾,不是算力够不够用,而是我们如何去驾驭这个已经被释放出来的强大力量。这盘棋,技术本身只是开局,怎么下好中盘和残局,才是对所有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