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AI领域风起云涌, foundational层面的变革与应用层的快速迭代并行。OpenAI与微软达成的新协议,不仅将其估值推向1300亿美元,更在AGI治理上做出了前瞻性布局,预示着顶级玩家已开始为未来划定势力范围。硬件层面,英伟达发布Vera Rubin超级芯片,继续以惊人速度拉高算力门槛,巩固其“算力霸权”地位。应用端,从Adobe Firefly支持图层编辑,到GitHub推出Agent HQ统一协作平台,再到Anthropic将Claude深度整合进Excel,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专业工作流。这些动向共同指向一个趋势:AI正从通用能力向专用工具加速渗透,算力、模型与场景的结合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


  1. 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并与微软达成新协议,估值达1300亿美元

    OpenAI宣布完成资本重组,确立了非营利机构 OpenAI 基金会 对其营利实体的绝对控制权,此举旨在确保其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过程中的使命导向。在此次重组中,OpenAI的估值达到 1300亿美元。同时,OpenAI与微软签署了新协议,微软以约1350亿美元的投资价值持有约27%的稀释后股份。新协议引入了关键条款,例如将由一个独立的专家小组来验证AGI是否实现,届时双方的IP和收入分成将发生变化,这为两家公司在保持紧密合作的同时,也提供了独立创新的灵活性。

  2. 英伟达发布Vera Rubin超级芯片,性能提升超3倍并首搭HBM4显存

    英伟达CEO黄仁勋正式发布了其下一代AI超级芯片平台 Vera Rubin。该平台由Vera CPU与Rubin GPU构成,其中Rubin GPU将率先采用 HBM4 高带宽显存。与当前的Blackwell GB200平台相比,Vera Rubin NVL144平台的AI推理性能提升约 3.3倍,系统总显存带宽达到13 TB/s。英伟达同时公布了更长远的路线图,计划于2027年下半年推出性能更强的Rubin Ultra平台,进一步巩固其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3. Adobe Firefly迎来史诗级更新:原生400万像素、支持图层编辑与自定义模型

    Adobe对其生成式AI平台Firefly进行了重大升级,推出了 Image Model 5。新模型能直接生成高达 400万像素 的原生分辨率图像,并首次引入了图层编辑功能,允许创作者通过提示词或工具对图像的不同部分进行精细调整。更具突破性的是,平台新增了自定义模型功能,用户可通过上传自己的作品来训练一个专属的、符合个人艺术风格的AI模型。此外,Firefly还集成了ElevenLabs的技术,新增了AI配乐和旁白生成功能。

  4. 英伟达与甲骨文联手为美国能源部打造史上最大AI超算

    英伟达与甲骨文宣布,将共同为美国能源部建设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该项目包含两个系统:“至日”(Solstice)将配备创纪录的 10万块英伟达Blackwell GPU,“春分”(Equinox)则配备1万块。这两套系统将部署于阿贡国家实验室,合计提供高达 2,200 exaflops 的AI计算性能,旨在加速开放科学领域的前沿大模型开发与AI推理应用,推动科学发现进程。

  5. GitHub发布Agent HQ,旨在统一AI代理协作

    GitHub推出了新一代协作平台 Agent HQ,旨在统一和简化开发者与各类AI代理(Agent)的互动。该平台允许开发者通过现有的Copilot订阅,直接在GitHub内部连接和管理来自Anthropic、OpenAI、Google等多个提供商的AI代理。Agent HQ提供了任务控制中心,可以分配、跟踪和协调多个AI代理的工作,并对代码合并等环节提供更精细的控制,标志着AI辅助编程正从单一工具向多智能体协作的范式演进。

  6. 奥尔特曼:OpenAI目标是让AI比人类更快取得科学发现

    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预计到2026年9月,AI将能胜任“实习研究助理”级别的工作,并力争在2028年前发展成完全自动化的“合格AI研究员”。为实现这一目标,OpenAI将聚焦算法创新和大幅增加模型的“思考时间”(测试时计算)。奥尔特曼透露,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投资约 1.4万亿美元,建设高达30吉瓦的计算基础设施,以驱动AI在医学、物理等领域加速科学突破。

  7. 亚马逊为加大AI投入将裁员1.4万人

    亚马逊宣布将在其企业部门裁员14000人,CEO安迪·贾西表示,此举是为了精简管理层级、减少官僚作风,从而将更多资源集中投入到AI战略中。随着公司推出更多生成式AI和智能体应用,部分现有岗位的需求将逐渐减少。此次裁员反映了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即通过优化人力来为资本密集型的AI基础设施和研发活动提供支持。

  8. 英伟达携手Stellantis、奔驰等,推动L4自动驾驶车型落地

    英伟达正在加速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一方面,它将与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富士康及Uber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另一方面,英伟达透露,下一代奔驰S级轿车将提供L4级自动驾驶体验,允许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完全脱手。这些合作均基于英伟达最新的 Drive AGX Hyperion 10 自动驾驶平台,该平台集成了高性能芯片和多模态传感器,旨在提供安全可靠的高阶自动驾驶能力。

  9. Anthropic将Claude引入Excel,简化金融数据分析

    Anthropic推出了 Claude for Excel,通过在Excel中嵌入侧边栏,让用户可以直接与Claude模型交互。该功能旨在大幅简化财务分析师的工作,可以读取和修改工作簿、调试复杂公式、从零开始生成财务模型,并能连接Aiera、LSEG等数据源以获取实时财务数据。此举标志着大型语言模型正进一步深入企业核心办公软件,与微软自家的Copilot在生产力工具领域展开直接竞争。

  10. AI Agent赋能营销,硅谷初创公司MAI获2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由硅谷高管创立的MAI公司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其核心产品是为企业打造全自动营销AI Agent。该平台能够自动化管理谷歌广告、进行实时动态调优和即时问题侦测,旨在让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大型企业级别的先进广告技术。据称,部分客户在使用MAI Agent后,销售额实现了高达40%的提升。

  11. 聚焦焊接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昇视唯盛」融资超亿元

    专注于焊接垂直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昇视唯盛」完成了新一轮亿元融资。该公司通过“AI算法+焊接工艺+机器人本体”三位一体的核心能力,打造能够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的“机械焊工”。其第二代智能焊接机器人已实现批量出货,可通过AI识别实现免示教操作。这展示了AI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解决特定场景的痛点来创造商业价值。

  12. Zoom CEO:AI助手有望让我们“告别”五天工作制

    Zoom创始人兼CEO袁征预测,AI助手的普及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工作模式,甚至可能终结每周五天的工作制。他设想,未来AI数字分身可以代替人类进行初步的会议沟通,AI也能高效处理邮件等日常事务。袁征的目标是,在五年后,凭借AI带来的效率提升,人们每周只需工作三到四天


点评

今天的几条新闻串起来看,很有意思。OpenAI和微软的新协议,表面是资本重组,本质是为AGI的到来提前划定势力范围和利益分配规则。那个所谓的“独立专家组”更像是一种机制设计,用来平衡双方在未来失控前的博弈。说到底,这是在为技术奇点后的世界提前立法。

另一边,黄仁勋的节奏快得让人窒息。从Blackwell到Rubin再到Ultra,英伟达在用一种近乎暴力的方式拉高AI的准入门槛。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算法层面的小修小补,而是谁能掌握并负担得起这恐怖的算力。这正在固化一种新的“算力霸权”。

应用层的进展也值得关注。Adobe的图层编辑、GitHub的Agent HQ、Claude嵌入Excel,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工作流的根本性重塑。人类的角色正在从“执行者”转变为“指挥者”,与AI Agent协同工作。这背后是人机交互范式的深刻变革。至于Zoom CEO畅想的“三天工作制”,听听就好,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历史上从未简单地转化为工时缩短,而是转化为更高的产出要求和更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技术是工具,而如何使用工具,永远是商业逻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