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AI领域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一方面,JetBrains等巨头毅然决然地转向 AI Agent 赛道,显示出业界对未来方向的坚定押注。另一方面,OpenAI联合创始人Karpathy则冷静指出,真正实用的AI Agent仍需十年发展,苹果新版Siri的内部困境也印证了技术挑战的艰巨性。与此同时,AI的应用正在向纵深发展,从医药研发、机器人触感到核聚变能源等尖端科学,再到智能马桶、电网等基础设施,AI正全面渗透并重塑各个行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关于多传感器融合与“车路云一体化”的讨论,则凸显了实现高级自动化的不同技术路径与哲学思考。
JetBrains 宣布明年关停云端开发环境平台 CodeCanvas,将力押 AI Agent 新产品
知名开发者工具厂商 JetBrains 宣布,将停止其云端开发环境 CodeCanvas 的现有开发,并计划于明年关停该平台。公司表示,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架构已无法满足软件开发生态的新需求。因此,JetBrains 决定将战略重心全面转向一个“AI 优先、云原生”的新平台,该平台将引入自主 AI 智能体设计,旨在重新定义AI驱动时代的开发者体验。现有用户将获得技术支持直至2026年初。
OpenAI 联合创始人 Andrej Karpathy 给 AI 智能体“泼冷水”:真正有用还得等 10 年
OpenAI 联合创始人 Andrej Karpathy 近日表示,尽管当前 AI 智能体(AI Agent)备受关注,但距离其真正变得“功能完善且好用”可能还需要长达十年的时间。他指出,目前的智能体在智能水平、多模态能力、与计算机的交互以及持续学习方面均存在显著不足。Karpathy 强调,他更看好人与AI协作编程的未来,而非追求完全取代人类的AI,并对AI生成大量低质量内容充斥网络的风险表示担忧。
Sharpa Robotics 公司的灵巧手产品 SharpaWave 现已实现量产并开始出货。该产品的核心亮点在于其由神经网络算法驱动的高分辨率动态触觉阵列(DTA)系统,能够实现高达 0.005 N 的力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小于1毫米。凭借每秒180帧的数据采集速率,SharpaWave 能够进行实时纹理识别和六维力检测,其22个自由度设计使其在操作灵活性和感知能力上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速腾聚创创始人邱纯鑫:多传感器融合优于纯视觉,是高阶自动驾驶更优路径
激光雷达制造商速腾聚创的创始人邱纯鑫明确表示,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更优且更安全的技术路径。他认为,纯视觉方案在诸多极端场景下存在安全短板,无法单独支撑车辆实现 L3 或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因此,必须引入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进行协同感知,以确保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AI辅助口服小分子新药研发,「知维拓」获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36氪首发
AI制药初创公司北京知维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专注于利用AI技术研发创新口服小分子药物,主攻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其自研的 EnCore 人工智能交互设计平台,旨在加速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过程。本轮融资将用于推进核心管线的临床前研发及AI平台的完善。
美国发布核聚变能源路线图:剑指 2030 年代商用化,但缺乏资金支持
美国能源部发布了最新的核聚变能源发展路线图,目标是在 2030 年代中期实现商业聚变电站的并网发电。该路线图强调了公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并特别指出 AI 是“改变聚变能源格局的变革性工具”,将在加速技术突破中扮演关键角色。尽管愿景宏大,但该计划目前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和关键技术挑战。
古尔曼:苹果员工对 iOS 26.4 早期版本中的 Siri 表示“担忧”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报道,参与测试 iOS 26.4 早期版本的苹果工程师对新版 Siri 的表现感到担忧。内部反馈显示,这个备受期待的、由更强大AI驱动的语音助手目前性能不佳。Gurman 指出,如果新版 Siri 在明年春季发布时未能达到预期,可能会引发苹果 AI 部门更多资深员工的离职潮。
为应对青少年可能对 AI 聊天机器人产生的过度依赖,Meta 宣布将推出新的家长控制功能。该功能允许家长查看孩子与 AI 的互动概览,并可以设定使用限制,包括完全禁止或屏蔽特定的 AI 角色。此举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 AI 技术,新功能预计明年初率先在部分英语国家上线。
科勒推出马桶专用配件 Dekoda 智能相机,可通过拍摄用户排泄物分析健康数据
知名家居品牌科勒(Kohler)推出了一款名为 Dekoda 的智能相机配件,可安装在马桶内。该设备通过拍摄用户的排泄物,利用 AI 图像分析来评估使用者的肠道健康、水分水平,并检测便血等异常迹象。产品内置指纹识别以区分不同用户,并采用端到端加密确保数据隐私。该设备售价599美元,并需支付年度订阅费以使用完整功能。
2025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闭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公布
在刚闭幕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该模式通过为智能汽车增加“数字轨道”,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并构建“数据发电站”,为自动驾驶 AI 大模型的训练和评估提供高效、可信的数据集。大会公布了包括协同式避撞、智能泊车引导在内的十大最具推广价值的功能场景。
中信建投:AI带动的算力产业需求旺盛、景气度持续,建议基于中长期视角优配龙头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指出,由 AI 驱动的算力产业需求持续旺盛,行业景气度高。尽管短期市场可能存在波动,但从长期视角来看,该领域的增长确定性强。报告建议投资者忽略短期震荡,优先配置算力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以把握 AI 时代的核心投资机遇。
四维图新 CEO 程鹏:未来 3-5 年内一定会出现没有驾驶座的车
四维图新CEO程鹏预测,在未来3至5年内,取消了驾驶座、方向盘和刹车踏板的汽车将成为现实,并有望实现量产。他认为这类车辆将首先应用于网约车、物流运输等特定场景。同时,他预计未来5年内,车载芯片的算力可能会超越人脑的水平,为完全自动驾驶提供硬件基础。
点评
今天的新闻很有意思,呈现出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资本市场和产业应用的热情不减,AI制药、工业AI、自动驾驶,都在加速落地,甚至连马桶都开始做数据闭环了。这说明AI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价值,正在被各个垂直领域深度挖掘和验证,这是价值回归的信号。
但另一面,Karpathy给AI Agent泼的这盆冷水非常及时。JetBrains壮士断腕,放弃现有产品转向AI Agent,是看到了终局,但通往终局的路远比想象的要长。现在的Agent本质上还是在“连接器”层面做文章,缺乏真正的环境理解、长期记忆和鲁棒的纠错能力。十年这个时间点,不是悲观,而是对工程复杂性的基本尊重。
自动驾驶的路线之争也一样。多传感器融合是工程上的现实主义,而“车路云一体化”则是典型的系统工程思维,试图通过改造环境来降低单车智能的复杂度。这背后其实是同一个逻辑:在底层模型能力没有实现质变之前,用确定性的工程方案,去对冲算法的不确定性。这才是当前阶段最务实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