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全球AI领域动态纷呈,核心趋势聚焦于AI模型的性能与成本优化,以及AI在企业和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Anthropic与谷歌分别发布了新一代模型,前者以极致的性价比挑战市场格局,后者则在多模态生成上持续深耕。硬件层面,苹果M5芯片在AI性能上的巨大跃升,预示着端侧AI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同时,沃尔玛、Salesforce等巨头与OpenAI的合作,标志着生成式AI正从底层技术加速渗透至商业应用的核心环节,重塑用户交互与企业工作流。
Anthropic推出高性价比模型Claude Haiku 4.5,成本仅为同级性能的三分之一
Anthropic公司发布了其最新的小型AI模型 Claude Haiku 4.5。该模型在编码能力等任务上,性能表现与五个月前发布的前沿模型Sonnet 4相当,但推理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处理速度则提升超过两倍。在权威的
SWE-bench软件工程基准测试中,Haiku 4.5得分73.3%,略高于Sonnet 4,展现出极高的性价比。Anthropic还设计了多模型协同工作流,可让更强大的模型分解任务,再由多个Haiku 4.5实例并行处理,以更低成本高效解决复杂问题。谷歌发布视频生成模型Veo 3.1,新增音频支持与精确对象编辑
谷歌正式推出其视频生成模型的最新版本 Veo 3.1。此次重大升级为所有生成功能添加了音频支持,使视频内容更具沉浸感。新模型在提示词遵循度和画面真实感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并引入了精确的后期编辑能力,允许用户向已生成的视频中无缝添加或删除对象,同时保持场景风格的一致性。Veo 3.1将全面集成于Gemini应用、Vertex AI及相关API中,进一步拓展谷歌在多模态AI生成领域的版图。
苹果发布M5芯片及新款MacBook Pro、Vision Pro,AI性能飙升四倍
苹果公司正式发布其最新一代自研芯片 M5。相较于前代M4,M5芯片的AI性能实现了超过四倍的惊人提升,同时内存带宽和图形性能也获得了近30%的增长。首批搭载M5芯片的新品包括新款14英寸MacBook Pro、iPad Pro以及2025款Vision Pro头显。这一硬件层面的飞跃将为苹果设备上的端侧AI应用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预示着未来Siri以及其他原生AI功能的体验将有质的改变。
Salesforce与OpenAI深化合作,集成Agentforce 360与ChatGPT
Salesforce和OpenAI宣布扩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Salesforce的 Agentforce 360 平台与OpenAI的前沿模型(包括GPT-5)进行深度整合。此次合作使用户可以直接在ChatGPT中使用自然语言查询销售记录、构建数据可视化图表。同时,企业也能在Salesforce平台内调用OpenAI模型来创建AI代理。该集成还扩展至电商领域,商家可在ChatGPT中展示商品,并通过即时结账功能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零售巨头沃尔玛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计划将 ChatGPT 整合到其购物体验中。未来,消费者将能通过与AI聊天的方式来规划膳食、购买家庭必需品,并使用即时结账功能完成购买。此举是沃尔玛在AI领域加大投资,以追赶亚马逊等竞争对手的重要一步。亚马逊此前已推出由生成式AI驱动的购物助手Rufus,零售领域的AI应用竞赛正愈演愈烈。
AMD的AI GPU策略奏效,与Oracle达成大规模部署协议
AMD在AI芯片市场的追赶策略正获得显著回报。继与OpenAI达成合作后,AMD又与Oracle签署重大协议,后者承诺从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部署5万个AMD即将推出的 MI450 GPU。同时,AMD的软件生态 ROCm 7 也迎来重大升级,推理吞吐量提升3.5倍,并声称在特定基准测试中性能优于NVIDIA的B200平台。这一系列进展表明AMD正在逐步缩小与行业领导者NVIDIA的差距。
Adobe推出LLM Optimizer,为AI搜索时代打造“生成引擎优化”工具
Adobe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 LLM Optimizer 的企业级应用,旨在帮助品牌提升其内容在生成式AI聊天服务和搜索结果中的可见性与权威性。该工具类似于传统搜索引擎的SEO,但专为大模型优化,即“生成引擎优化”(GEO)。它能帮助企业衡量AI带来的流量,修复元数据,并优化内容以提高被AI引用的概率。Adobe内部测试显示,使用该工具后,其产品在LLM中的引用流量和可见度均获得数倍增长。
苹果AI搜索团队负责人跳槽Meta,Siri升级项目再受挑战
据报道,苹果公司负责AI驱动网页搜索的高管 Ke Yang 已确认离职,并将加入Meta。Ke Yang是苹果重磅打造的新版Siri项目中的关键人物之一,该项目旨在让Siri具备类似ChatGPT的网页信息整合与对话能力。核心高管的流失,无疑为苹果在竞争激烈的AI竞赛中的追赶之路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Agentic AI能否解决ERP系统未能解决的企业效率问题?
尽管企业在ERP系统上投入巨资,但生产密集型行业的效率问题依然严峻。文章探讨了智能体AI (Agentic AI) 是否能解决ERP系统留下的难题。核心观点认为,ERP的失败并非系统本身,而是源于糟糕的企业数据纪律和数据孤岛。超过51%的企业正与数据质量问题作斗争。智能体AI通过自主理解和执行复杂任务,有望打破数据壁垒,自动化处理零散数据和手动流程,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荣耀亲选发布KUMI AI Note录音卡,主打多语言实时转写与声纹识别
荣耀亲选推出一款名为 KUMI AI Note 的录音卡。该设备采用轻薄磁吸设计,主打AI录音与处理功能。它支持多达133种语言的实时转写和翻译,转写准确率高达98%。此外,产品还集成了AI声纹识别技术,能智能区分不同发言者,并能自动生成内容摘要和思维导图,适用于会议、访谈等多种商务和学习场景。
今天的几条新闻串起来看,很有意思。
首先,模型层的竞争已经从“参数至上”的军备竞赛,转向了**“算力性价比”的精细化运营。Anthropic的Haiku 4.5就是个典型信号,用三分之一的成本实现几乎无差别的性能,这对企业级应用是致命的诱惑。这意味着未来的AI架构,可能不再是单一巨无霸模型包打天下,而是由一个调度中枢(Orchestrator)指挥一群高效、低成本的专家小模型协同作战,这是工程思维**对算法模型的重塑。
其次,硬件的迭代仍然是这一切的基石。苹果M5芯片在AI算力上的翻倍跳跃,不是简单的性能参数,它决定了端侧智能的想象力边界。当强大的AI能力可以直接在个人设备上低延迟、高隐私地运行时,真正的个人AI助理时代才算拉开序幕。而AMD在高端GPU市场的持续渗透,对打破一家独大的格局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价格,更关乎整个生态的健康和开放性。
最后,应用层的探索开始进入深水区。Salesforce和沃尔玛的动作表明,AI正在从“工具”变为“基础设施”,深度嵌入核心业务流程。而Adobe的“LLM Optimizer”更是点睛之笔,它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分发范式转移后的新机会——AI时代的SEO。当用户的入口从搜索引擎变为AI对话框,如何让自己的信息被AI“看见”并“采纳”,将催生一个全新的产业。
总而言之,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喧嚣的概念炒作期已过,现在是拼工程能力、场景落地和生态构建的时候了。谁能更快地将算力转化为有效的商业价值,谁才能在下半场拿到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