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4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全球AI领域展现出资本与应用的双重爆发。资本层面,OpenAI估值飙升至5000亿美元,创下初创公司新纪录,同时风险投资向AI领域的注入已占据半壁江山,凸显了市场对AI未来的坚定信心。应用层面,OpenAI的Sora视频应用一经推出便登顶应用商店,展示了生成式视频的巨大市场潜力,而谷歌、微软等巨头则持续将AI深度整合进浏览器等核心产品,抢占用户入口。此外,音乐产业探索AI授权模式,预示着AI与传统行业融合的规则正在被重塑。
OpenAI估值达5000亿美元,超越SpaceX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
OpenAI的估值已突破5000亿美元,正式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私有初创企业,超越了埃隆·马斯克的SpaceX。这一估值跃升主要得益于一轮66亿美元的二级股票出售,该交易允许公司现有及前任员工向Thrive Capital、软银等知名投资方出售股份,反映出市场对其技术领导地位和商业前景的极高预期。
邀请码也难挡“AI 短视频热”,OpenAI Sora 登顶苹果美区 App Store 免费应用排行榜
OpenAI最新推出的AI视频生成应用Sora,尽管仍采用邀请码制度,但已迅速登顶美国区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热度甚至超过了谷歌Gemini和自家的ChatGPT。该应用基于最新的Sora 2模型,允许用户通过文本生成短视频,并支持对他人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和分享,显示出C端用户对高质量AI视频生成工具的强烈需求。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有望成为风险投资史上首个AI领域吸纳资金超过总额一半的年份。截至目前,全球风险投资机构已向AI初创企业注入192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今年超过50%的交易价值和30%的交易数量流向了AI公司,凸显了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赛道的空前关注和重注。
微软斥资330亿美元押注Nebius等新兴云公司,以缓解人工智能计算压力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AI计算需求,微软正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以扩充其算力资源。该公司已与新兴云服务商Nebius集团达成一项价值高达194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后者将为微软内部的大型语言模型开发及消费者AI助手团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此举表明,即使是科技巨头,也面临着AI发展带来的巨大算力缺口。
超 100 亿元,2025 年 9 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融资创历史新高
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在2025年9月迎来融资热潮,单月融资总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美国初创公司Figure以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额独占鳌头。行业预测2025年人形机器人全年销量将突破1万台。中国在此领域也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行业正进入加速发展与洗牌阶段。
可用提示词自定义人物效果,曝谷歌相册 AI 图生视频功能即将升级
谷歌相册正在升级其AI图生视频功能,旨在赋予用户更大的创作自由度。新版本将引入一个提示词输入框,允许用户通过自定义文本指令,更精确地控制生成视频的内容和风格。该功能基于谷歌最新的Veo 3模型,能够将用户照片转化为更高画质的6秒短视频,并支持横竖屏切换,进一步提升了AI视频创作的实用性和可玩性。
Thinking Machines的首个产品允许你在笔记本电脑上微调LLM
由前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创立的AI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发布了首款产品Tinker。这是一个API托管服务,通过利用LoRA等高效微调技术,让开发者可以在本地笔记本电脑上编写代码,并在其云端分布式GPU设施上对Llama、Qwen等主流开源大模型进行微调,极大地降低了模型定制化的技术门槛。
谷歌 Chrome 浏览器桌面版搜索框将迎重大改版,主打 AI 体验
谷歌计划对Chrome桌面版浏览器的搜索框进行重大改革,新版“Realbox Next”将更像一个AI对话助手。它不仅支持传统的文本搜索,还将集成图片、文件附件上传以及语音和相机输入等功能,旨在将浏览器地址栏打造为用户进入AI搜索和交互的首要入口,强化Chrome在AI时代的平台地位。
Music Giants Strike Landmark AI Licensing Deals as Creative Industries Redraw the Rulebook
据报道,多家顶级唱片公司正与AI公司商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授权协议。这些协议将允许AI公司合法访问音乐目录进行模型训练和内容生成,同时确保艺术家和版权方获得相应报酬。此举可能为其他创意产业(如新闻、写作)如何与AI共存并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供一个重要的蓝图。
截至2025年9月,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5300家,占全球总数的15%。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已形成从基础底座到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以AI手机、AI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硬件正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亚马逊贝索斯:AI 虽有泡沫但也提供实际价值,太空数据中心有望成为现实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表示,当前的AI热潮与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浪潮相似,虽然存在泡沫,但其长期来看必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实际价值。他还对未来技术提出了大胆设想,认为利用太空中稳定且强大的太阳能,在未来10到20年内,建设比地面成本更低的GW级太空数据中心有望成为现实。
为满足AI数据中心对高速存储的迫切需求,三星电子已启动**HBF(高带宽闪存)**产品的早期开发工作。在AI推理等大规模部署场景下,传统NAND闪存已成瓶颈,而HBF旨在提供介于DRAM和常规NAND之间的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此举标志着半导体巨头正从硬件底层加速创新,以支撑AI算力的持续增长。
图数据库公司Neo4j宣布投资1亿美元以加速其在生成式AI领域的扩张。这笔资金将用于开发新产品,如Neo4j Aura Agent,旨在简化企业基于自身数据构建AI代理的流程。同时,公司还启动了一项庞大的创业公司扶持计划,将在未来一年内为超过1000家AI原生公司提供云积分、技术支持等资源。
点评
今天的市场动态清晰地画出了两条主线:一条是资本的洪流,另一条是入口的争夺。
OpenAI的5000亿估值和VC资金过半涌入AI,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风口”,而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一次结构性迁徙。钱在往哪里去?一部分流向了算力的“军备竞赛”,比如微软不惜重金外购算力,三星着手研发HBF这类底层硬件。这是牌桌上的基础筹码,没有算力,一切免谈。
另一部分,也是更激烈的部分,流向了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用户入口。Sora App登顶,不是视频生成技术本身的新闻,而是OpenAI把一个专业级能力打包成消费品,直接触达用户的信号。谷歌改造Chrome搜索框也是同理,他们都意识到,模型再强,如果不能掌握用户与AI交互的第一个界面,最终也可能沦为管道。
更有意思的是音乐行业的授权谈判。这标志着AI开始从技术圈的“自娱自乐”,真正进入到与传统经济体系进行利益和规则重构的深水区。这比单纯的技术突破要复杂得多,也关键得多。它决定了AI的商业模式能否闭环,能否被主流社会所接纳。
总而言之,表面的喧嚣是各种应用和模型,但底层的逻辑没变:算力是地基,入口是咽喉,商业模式是命脉。这三者,决定了谁能在这场变革中活下来,并且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