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00 过去4小时全球AI发生了什么?

  1. AI推动健康与长寿革命:哈佛AI模型PDGrapher加速疾病逆转-Peter H. Diamandis, MD

    Peter H. Diamandis博士强调,我们正处于一场健康寿命革命的边缘,“长寿逃逸速度”即将到来。他分享了关于人体细胞与遗传学的惊人事实,例如DNA仅有2%编码蛋白质,以及细胞线粒体每天产生相当于体重的ATP。更值得关注的是,哈佛大学开发了一款名为PDGrapher的AI模型,能以25倍的速度在细胞层面逆转疾病,通过映射基因网络并发现最佳药物靶点,预示着医学将发生永久性改变,并可能实现免费医疗。

  2. AI对经济影响的政策探讨:是即时变革还是缓慢演进?-Jack Clark

    Jack Clark与美国指南针(American Compass)和Burning Glass Institute的人员进行了对话,探讨了强大AI系统将如何影响经济。核心问题在于,AI将立即彻底改变经济,还是其影响会逐渐显现。他指出,如果AI系统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科技行业的收入生成模式,从目前的6%提升到20%或更高,那么可能需要政策制定者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以应对经济结构可能出现的重大转变。

  3. Kimi推出“OK Computer”Agent模式:全栈AI助理赋能生产力-歸藏(guizang.ai)

    Kimi正式发布了其名为“OK Computer”的Agent模式,定位为全栈生产力助理。该Agent支持文件系统、浏览器、终端、代码编写、图片/音频生成等20多种工具,能够完成从调研、产品方案、交互设计到前端开发的完整流程。通过专门的强化学习模型驱动,Kimi Agent在分析股票表现、创建购物网站以及生成可编辑的PPT方面展现出专业且丰富的交互能力。未来还将支持更多外部应用连接,极大地拓展其应用想象空间。

  4. 对当前AI发展方向的强烈质疑:Gary Marcus批评AI偏离智能本源-Gary Marcus

    知名AI研究员Gary Marcus对当前AI的发展方向表达了强烈批评。他转发了多条推文,指出AI的初衷应是发展智能,但目前却投入数百亿美元使其产生“粗糙”的内容,而非真正的智能。他认为,如果Meta等公司的AI愿景成为现实,世界将变得“令人沮丧”,并呼吁社会应对这种“愚蠢”的AI发展趋势感到羞耻,并开始质疑我们正在构建的AI究竟是什么。

  5. AI机器人与NLP技术讨论:Reachy Mini登台表演及“无分词器”模型争议-clem 🤗

    Clement Delangue分享了AI在不同领域的进展。在机器人领域,Reachy Mini机器人首次在TEDAIVienna大会上作为即兴演员登台亮相,展示了其表演能力。同时,他还关注到关于**“无分词器”(tokenizer-free)语言模型**方法的最新博客文章,该文章探讨了这种方法为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分词器”,引发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专业技术讨论。

  6. AI编码工具进步与Agent模型架构探索:Droid优于传统工具-Ben Tossell

    Ben Tossell关注到AI在编码工具和Agent模型架构方面的进展。他指出,具有特定模型的“子Agent”正在兴起,表明AI Agent的设计正趋向模块化和专业化。此外,他分享了@FactoryAI开发的Droid编码工具在处理特定编码提示时,比Codex(网络版)和Claude Code表现更优,通常只需2-3次迭代即可达到用户预期,显示出新一代AI编码工具的效率提升。

  7. AI声音克隆技术被滥用:FlowSpeech API助推“沪橙风”视频生成-orange.ai

    orange.ai团队表达了对“沪橙风”现象意外走红的担忧。用户在全球范围内的苹果店和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这一趋势。有用户利用其FlowSpeech API进行声音克隆,制作了“沪橙风”风格的视频生成器。尽管这显示了API的强大功能,但开发者对此类娱乐化甚至潜在误用表示无奈和不认同。

  8. AI产品市场感知:Emad Mostaque探讨负面反馈与信息传递策略-Emad

    Emad Mostaque观察到,一些AI产品面临压倒性的负面反馈,与Grok上的“Imagine”等产品形成鲜明对比。他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信息传递策略。他指出,将AI描述为“feed”(信息流)而非强调其“创造与协作”属性,可能导致用户产生负面情绪,因为人们不希望AI“吞噬”他们,而更倾向于将其视为协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