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科技焦点清晰地指向一个趋势:AI正从纯粹的软件形态加速向物理世界和应用生态渗透。OpenAI 携手制造业巨头立讯精密并大举招募苹果工程师,其进军AI硬件的决心预示着对现有智能手机生态的直接挑战。与此同时,AI在应用层的整合也在深化,Google Chrome全面集成Gemini,Workday则通过巨额收购布局企业级AI代理。而在现实世界,深圳功能型无人车已实现显著的商业价值,NVIDIA对自动驾驶的重金投入也印证了“具身智能”的落地前景。这些动态共同勾勒出AI的下一站:争夺硬件入口、深化场景应用、创造可量化的物理世界价值。


  1. OpenAI携手立讯精密进军AI硬件,并积极招募苹果人才

    OpenAI已与苹果核心供应商立讯精密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一款口袋大小的新型AI硬件设备。该设备将深度集成ChatGPT背后的大语言模型,旨在打造“AI原生”的交互体验,挑战传统智能手机的地位。为加速项目进程,OpenAI正积极从苹果招募硬件工程师,今年已有超过20名相关人才加入,并提供了价值超百万美元的丰厚股票奖励。首批产品预计最早在2026年底亮相,可能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眼镜等多种形态。

  2. Workday斥资11亿美元收购Sana,加码企业级AI代理

    云软件巨头Workday宣布以约11亿美元收购AI初创公司Sana。此次收购是Workday在自主AI代理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旨在为企业提供能自动完成文档创建、招聘流程自动化等任务的AI代理。Workday的核心战略是利用其庞大的内部企业数据结合智能代理,为客户提供清晰的投资回报率。此外,公司还推出了用于定制代理的开发者平台,并发布了专注于预算、审批等财务任务的AI代理,以巩固其在企业HR和财务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3. Google为Chrome浏览器带来10项新AI功能,深度集成Gemini

    Google宣布对Chrome浏览器进行重大升级,引入10项全新AI功能。核心更新包括深度集成Gemini,用户可直接在浏览器侧边栏要求Gemini总结网页、解释内容,未来甚至能代理用户完成预约等操作。多功能地址栏也增加了AI模式,支持更复杂的自然语言查询。在安全方面,Gemini Nano将增强浏览器的防护能力,主动识别诈骗网站。此次更新被称为Chrome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升级,旨在提升浏览效率和安全性。

  4. 英伟达拟向英国自动驾驶初创Wayve投资5亿美元

    英伟达(NVIDIA)计划向英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Wayve进行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Wayve专注于开发基于基础模型的“具身AI”自动驾驶技术。此次投资将深化双方合作,Wayve的第三代自动驾驶平台将基于英伟达的DRIVE AGX Thor车规级计算平台构建,旨在加速实现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场景下的L3级“脱手驾驶”与L4级“无人驾驶”能力,推动可规模化量产的自动驾驶技术走向市场。

  5. 深圳公布首份功能型无人车月度报告:单月配送超90万单

    深圳市发布了全国首份功能型无人车月度运行报告。数据显示,截至8月,深圳已开放1170条无人车路权线路。仅在8月份,全市764台运营中的功能型无人车(主要为物流、环卫和巡检车)完成了90万单无人快递配送,总运营里程达23万公里,创造了约760万元的商业价值。该报告展示了无人车在特定场景下商业化落地的显著成效,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运营数据参考。

  6. 圆桌对话:具身智能的“马拉松”刚刚开跑

    在36氪产业未来大会上,多位投资人就具身智能的发展展开讨论。共识认为,该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是一场“马拉松”。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解决预训练数据与机器人本体适配的技术公司、深耕工业场景的本体公司、机器人减重材料以及端侧AI芯片。嘉宾指出,场景应用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加速器,而供应链的成熟将是产品迭代的关键推动力。尽管商业化拐点尚未到来,但物流分拣、宠物陪伴等场景被看好为早期落地领域。

  7. OpenAI Sora引发争议:训练数据版权问题亟待解决

    OpenAI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因其能生成极其逼真的视频片段而备受关注,但其训练数据来源也引发了巨大的法律和伦理争议。专家指出,Sora的强大能力建立在未经授权抓取大量网络视频数据的基础上。Netflix等内容平台已明确表示未授权OpenAI使用其内容,但Sora仍能生成风格高度相似的视频。这使得“合理使用”原则在AI时代面临严峻考验,相关的版权诉讼正在不断增加,数据所有权和知识产权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

  8. AI视频翻译器正在重塑全球内容创作模式

    AI视频翻译技术正快速发展,通过整合语音转文本、机器翻译、语音克隆和唇形同步等技术,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视频内容本地化。创作者只需上传源视频,即可快速生成多种语言的配音版本,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全球化的门槛。文章指出,高质量的本地化不仅需要语法准确,更要注重文化适配和语气传递。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实时配音、个性化内容调整以及内置于工作流的版权与授权管理。

  9. 特斯拉Optimus AI团队负责人跳槽至Meta

    在特斯拉领导Optimus(擎天柱)机器人项目AI团队两年多的Ashish Kumar宣布离职,并已加入Meta担任研究科学家。Kumar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在特斯拉的经历是一段“难以置信的旅程”,并强调其离职并非出于薪酬原因,称特斯拉的薪酬极具竞争力。这一高级人才的流动,再次凸显了顶级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的激烈人才争夺。

  10. 传统ROI模型已不适用于评估AI价值

    Genpact的专家Vikas Behrani提出,传统的投资回报率(ROI)模型无法完全捕捉AI项目的真实价值。他认为,AI的影响远超简单的成本节约或收入增长,其回报更多体现在无形的、流动的和不断演变的价值上。企业在评估AI时,需要将视角从短期收益转向长期战略影响,并充分考虑那些难以量化的隐性成本与回报,否则可能会低估AI带来的根本性变革。


点评

今天的新闻里,最有意思的信号是OpenAI下场做硬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炫技或产品线延伸,而是对未来人机交互入口的一场豪赌。意图很明确:绕开被苹果和谷歌把持的手机OS,直接定义AI原生的交互范式。拉上立讯精密,说明这不是一个停留在PPT上的想法,而是已经深入到制造业的执行层面。苹果的护城河,很大一部分就建立在对供应链的极致掌控上,OpenAI显然学到了精髓。

与此同时,Workday和Google的动作也印证了另一个趋势:基础模型的能力正在快速商品化,真正的壁垒在于“数据+场景”。Workday花11亿美金买的不是模型本身,而是Sana与企业复杂流程结合的能力。Chrome把Gemini塞进浏览器,也是为了盘活它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让AI在具体的场景里产生价值。

最后再看看深圳无人车的数据,单月90万配送订单。这才是AI的最终归宿——脱虚向实,在物理世界创造可量化的经济价值。不管是具身智能还是自动驾驶,最终都要在这张成绩单上见真章。人才流动、资本押注,归根结底,看的都是谁能更快地把技术闭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