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16 过去4小时全球AI发生了什么?

  1. OpenAI 针对 GPT-5 Thinking 模式新增了“思考时长”调节功能-宝玉

    OpenAI为GPT-5的Thinking模式新增了“思考时长”调节功能,允许用户在速度深入度之间进行选择,以适应不同需求。针对Plus、Pro、Business订阅用户,新增了Standard(标准,新默认模式,兼顾速度与深度)、Quick(更快,但思考不深)和Deep(更慢,但思考更深入)等选项。这一功能旨在提升用户对模型行为的控制力,优化使用体验。

  2. “K-Dense”:多智能体AI科学家在衰老研究中取得新发现-Emad

    一款名为“K-Dense”的多智能体AI科学家系统被公布,据称已在衰老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发现。这个AI科学家能够自主进行研究,并识别潜在的突破性进展,预示着AI在复杂科学研究,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加速新知识的生成和发现过程。

  3. 关于 Meta 产品发布会的现场演示翻车-宝玉

    Meta在近期产品发布会上遭遇了多起现场演示失败,包括WiFi信号崩溃和AI未能准确理解指令。有评论指出,现场千人同时连接导致带宽挤爆是WiFi问题主因,而AI演示失败则暴露了Meta在语音识别和理解方面的不足。作者认为,尽管演示失误尴尬,但产品本身的成败才是关键,并建议亲自体验产品再下结论。此事件也再次印证了苹果选择预录发布会视频以规避现场风险的策略。

  4. AI编程开发新工具:分析App用户评价发现改进机会点-向阳乔木

    一款由AI编程开发的新工具已经上线,旨在帮助用户分析任意App的用户评价,从而发现产品改进的机会点。该工具允许用户输入App Store ID或URL,自动抓取最多500条真实用户评论,并将其下载为CSV格式,为开发者和产品经理提供数据支持,以优化产品体验。

  5. OpenAI 内部揭秘:我们如何使用 Codex-宝玉

    OpenAI公开了其内部团队如何广泛使用Codex来加速软件开发工作流。从安全、产品工程到基础设施等多个团队,利用Codex进行代码理解、重构与迁移、性能优化、提升测试覆盖率、加速开发以及保持开发心流。文章还分享了使用Codex的最佳实践,如从“提问模式”开始、像编写GitHub Issue一样组织提示、逐步完善开发环境、将任务队列作为待办清单等,并通过"Best of N"功能提升输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