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全球AI领域风起云涌,从基础模型到物理世界的应用全面开花。OpenAI的GPT-5预示着AI将从“工具”升级为“同行者”,而DeepSeek团队的DeepSeek-R1登上《自然》封面,标志着强化学习在激发模型推理能力上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资本和人才正加速涌向前沿应用,特别是具身智能赛道,前理想CTO王凯携5000万美元融资入局,巨头间合作频频。这表明行业焦点正从单纯的模型能力竞赛,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商业化落地和物理世界交互。
OpenAI 奥尔特曼爆料:GPT-5 重构一切,一人顶五个团队
OpenAI CEO奥尔特曼透露,即将推出的GPT-5在推理、多模态和协作能力上将有巨大飞跃,能将人类思考模拟的时间范围从几分钟提升到一个半小时,使AI从“工具”向“同行者”转变。他认为,GPT-5将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如同“口袋里的随身博士”。奥尔特曼建议年轻人必须熟练掌握AI工具,并提出未来AI应用应实现全天候、主动式的服务,超越当前移动设备的交互模式。
DeepSeek-R1 论文登上《自然》封面,通讯作者为梁文锋
DeepSeek团队关于DeepSeek-R1推理模型的研究论文登上了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的封面,这也是全球首个经过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该研究证明,仅通过**纯强化学习(RL)**即可有效激发大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无需依赖人工标注的推理数据。训练后的模型在数学、编程和STEM等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并能自主形成自我反思、验证等高级推理模式。
Google Gemini在ICPC世界决赛编码竞赛中获得金牌
谷歌的Gemini 2.5 AI在2025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世界决赛中表现出色,斩获金牌。在五小时内,Gemini成功解决了12个问题中的10个,成绩超越了139支人类顶尖团队。特别是在一个难倒所有人类参赛者的多维优化问题上,Gemini利用动态规划算法在30分钟内找到了正确答案,展现了其在高级学术竞赛和复杂问题解决方面的强大潜力。
前理想汽车CTO王凯已投身具身智能领域创业,并成功获得约5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璟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王凯拥有丰富的AI技术量产和工程化经验,其新项目吸引了来自头部车企的辅助驾驶技术高管加入。这一动向反映出具身智能赛道正成为自动驾驶领域顶尖人才和资本的新流向。
空间智能公司特斯联与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空间智能+具身智能”进行深度融合。特斯联将提供空间大模型与高质量数据支持机器人训练,而优必选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产生的多模态交互数据,将反哺并优化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双方旨在共同构建具备高度自主化和交互能力的下一代智能体机器人。
Redis 扩展其在印度的 AI 战略,收购 Decodable 并推出 LangCache
Redis宣布通过收购实时数据平台Decodable,并推出全新的全托管语义缓存服务LangCache来扩展其AI战略。LangCache旨在通过存储和检索与LLM语义相似的调用,将API成本降低高达70%,同时提供快15倍的缓存命中响应时间。此举旨在为企业构建具有持久内存的可靠AI代理提供关键基础设施,解决大模型应用中的成本和延迟痛点。
科大讯飞发布了专为东盟市场打造的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底座,基于纯国产化软硬件,覆盖马来语、泰语、印尼语等十种主要语言。该模型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翻译、问答和生成能力,综合效果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科大讯飞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AI产品,包括翻译平台、翻译机和多语言会议系统,加速其在东南亚市场的商业化布局。
微软与Nscale、Aker公司达成一项为期五年、价值高达62亿美元的协议,计划在挪威北部建设下一代AI基础设施。该项目将从2026年起分阶段提供服务,标志着大型科技公司为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AI算力需求而进行的又一重大战略投资。
腾讯混元团队发布了**语义相对偏好优化(SRPO)**新研究,旨在解决开源文生图模型(如Flux)生成人像时皮肤质感“过油”的问题。通过该技术,人像真实感可提升超过3倍。SRPO策略通过添加控制提示词来精细化调整奖励模型,在保持高训练效率的同时,显著增强了模型在真实度等特定维度的优化能力。
哈啰 Robotaxi 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目标两年内实现规模化
哈啰的Robotaxi业务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投资。双方将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智能座舱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世界模型等前沿技术在自动驾驶的应用。哈啰计划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的规模化运营,此次合作将借助阿里云的算力支持,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英伟达 CEO 黄仁勋谈 AI 工具个人使用体验:视其为“思考伙伴”
英伟达CEO黄仁勋分享了他个人使用AI的经验,称他将AI视为一个“思考伙伴”,并日常混合使用Gemini、Grok、ChatGPT 5和Perplexity等多个系统。他认为,AI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学习效率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辅助他进行高效的信息获取、知识整理、写作和深度思考,这种使用方式或将成为未来的常态。
亚马逊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代理,旨在帮助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更高效地运营其在线业务。该软件在获得商家授权后,可以代表他们执行创建商品列表、更新库存等繁琐任务,从而降低卖家的运营成本和复杂度,进一步赋能其电商生态系统。
今天的消息很有意思,看似分散,但背后有一条清晰的脉络:AI正在从“秀肌肉”的阶段,加速进入“找身体”和“干脏活”的阶段。
GPT-5和DeepSeek-R1展示了大脑的进化速度依然惊人,但这已经不再是故事的全部。市场已经过了单纯为模型参数和榜单排名兴奋的时期。真正的考验是,如此强大的“大脑”如何找到合适的“身体”去改变物理世界?
你看,前理想CTO王凯带着车企的工程和量产经验杀入具身智能,阿里投资哈啰搞Robotaxi,特斯联和优必选联手,这都不是巧合。这是产业在寻找AI能力的物理载体。纯软件的想象空间正在被挖掘殆尽,下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必然在软硬件结合处,在那些能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场景里。
同时,Redis的LangCache、亚马逊的卖家代理,这些看似“不性感”的基础设施和应用,恰恰是AI“干脏活”的体现。它们在解决规模化落地中最核心的成本、效率和易用性问题。没有这些底层的优化,再强的模型也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别再只盯着模型发布会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将AI能力嵌入物理实体的工程化能力,二是在垂直场景中构建数据和业务闭环的商业能力。潮水的方向已经变了,正在从云端涌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