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全球AI新闻速递

今日全球AI领域风起云涌,资本与战略布局成为绝对焦点。OpenAI与甲骨文签下高达3000亿美元的历史性云服务大单,凸显了顶级玩家对未来算力的疯狂押注。与此同时,微软正加速自研芯片集群建设,谋求技术自主,其与OpenAI的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变得更加微妙。技术层面,阿里云发布并开源新一代高效模型架构Qwen3-Next,将行业竞争引向推理效率的深水区。从具身智能创业潮到AI在情感陪伴领域的渗透,应用场景持续拓宽,预示着AI正从底层基建到上层应用全面重塑产业生态。


  1. Oracle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云交易,创历史最大规模之一

    OpenAI与甲骨文(Oracle)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总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云服务协议,该协议将从2027年开始生效。甲骨文将为OpenAI提供约4.5吉瓦的计算能力,这笔交易的规模堪称历史之最,也反映了OpenAI对其未来技术发展的巨大财务押注。此消息公布后,甲骨文股价飙升近43%,创下单日最大涨幅。

  2. OpenAI 与微软签署非约束性协议:允许将营利部门转型公益股份公司,估值或超 1000 亿美元

    OpenAI与主要投资者微软达成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计划将其营利性部门转型为公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此举若获监管批准,将为OpenAI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并可能为其未来上市铺平道路。在此结构下,OpenAI的非营利组织将持有新设PBC的股份,公司估值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

  3. 微软豪掷重金自研 AI 芯片集群,谋求技术自主能力

    微软正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建设自有的AI芯片集群,旨在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自给自足”。此举表明微软在持续支持OpenAI的同时,也在积极开辟自有技术路线,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如英伟达)的依赖。微软已于近期发布了其首个端到端自研基础模型MAI-1-preview,并计划在自有芯片集群上进行后续模型训练。

  4. 阿里云发布通义 Qwen3-Next 基础模型架构并开源 80B-A3B 系列

    阿里云通义团队推出了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并开源了基于此架构的80B-A3B系列模型。该架构采用高稀疏度的MoE(混合专家)结构,改进了混合注意力机制,并引入多token预测以提升推理效率。其80B-A3B-Base模型在性能与32B密集模型相当的情况下,训练成本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而长上下文推理吞吐量则提升了十倍以上

  5. OpenAI 为 ChatGPT 带来“开发者模式”,支持接入外部系统

    OpenAI开始为ChatGPT Plus及Pro订阅用户推出“开发者模式”。该模式允许用户接入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客户端,通过连接器直接访问和操作外部系统,例如更新CRM记录或为代码仓库创建拉取请求。这一功能极大地扩展了ChatGPT的应用场景,使其能更深度地融入真实开发和业务工作流。

  6. 新公司“扎堆”注册,具身智能迎来新一轮热潮

    具身智能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数据显示,近三个月内成立的相关企业已达86家。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突破105家,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183.78%。资本和创业者的涌入,标志着该赛道正从概念走向产业化初期。

  7. OpenAI和英伟达将宣布在英国数据中心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

    据报道,OpenAI和英伟达计划在英国的数据中心项目上进行数十亿美元的重大投资。这一举动进一步证明了全球AI巨头对计算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以及英国作为AI发展关键节点的战略地位。

  8. 微软调整 Copilot 定价策略:销售、服务、财务专属功能不再额外收费

    微软宣布调整Copilot的定价策略,将此前需要额外付费的销售、服务和财务等“角色型”专属功能,免费开放给所有Microsoft 365 Copilot订阅用户。此项调整预计于10月中旬生效,旨在降低企业采用AI助手的门槛,加速其在垂直业务场景的普及。

  9. YouTube 全面上线视频多语言配音功能

    经过两年试点,YouTube正式向全球数百万创作者全面开放多语言AI配音功能。该功能基于谷歌Gemini技术,能够模仿创作者的语气和情绪自动生成多语种配音。试点数据显示,该功能显著提升了视频的国际观看时长,部分频道的播放量甚至因此增长了三倍。

  10. 社交倦怠的年轻人,遇见有「活人感」的AI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倦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转向AI寻求情感陪伴和倾诉。从与GPT讨论工作生活,到和豆包等AI应用进行趣味互动,用户对AI的要求已从功能性转向**“活人感”**。以爱奇艺“桃豆世界”为代表的产品,通过影视剧角色AI化,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定制、沉浸式的情感寄托平行世界,满足了年轻群体多样化的情感需求。

  11. 超微电脑开始批量交付英伟达Blackwell Ultra系统

    服务器制造商超微电脑(Supermicro)宣布,已开始批量交付基于英伟达Blackwell Ultra架构的解决方案。该公司正向全球客户交付即插即用的HGX B300系统及GB300 NVL72机架。这标志着最新一代的AI计算硬件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将为市场提供更强劲的算力支持。


点评

今天的牌桌上,玩家们亮出的都是重磅底牌。OpenAI和Oracle的3000亿大单,与其说是云服务采购,不如说是对未来AGI竞赛入场券的豪赌。这个数字本身就在定义新的门槛:没有千亿级别的资本和算力储备,未来连旁观的资格都没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微软一边与OpenAI深度绑定,一边又在自己的后院紧锣密鼓地造芯——在牌桌上,最可靠的永远是自己手里的牌。依赖单一伙伴,无异于将命运交到他人手中。

与此同时,阿里云的Qwen3-Next把焦点拉回到了工程和效率的本质。当大家都在追逐更大的模型参数时,阿里选择在MoE架构和推理效率上做文章。这很务实。模型的训练成本是“沉没成本”,而推理成本则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毛利率和规模化的可行性。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同等甚至更好的服务,谁才能在接下来的商业化落地中活得更久。

最后,从ChatGPT的“开发者模式”到具身智能的创业潮,再到AI成为年轻人的“情感搭子”,清晰地勾勒出一条路径:技术正在从高高在上的实验室走向无孔不入的生产力和生活场景。巨头们在云端之上争夺算力霸权,而真正的价值最终要靠这些深入到代码、流水线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兑现。基础建设的竞赛已经白热化,但应用的战争才刚刚开始。